这是由地下党员冒着生命危险绘制并转送出城的天津国民党军城防部署图。图中,以不同形状的符号,标出了敌人的碉堡、暗堡、护城河、护城墙的位置、大小和雷区分布,就好像给解放军的炮弹安上了眼睛,只打国民党,不打老百姓,极大减少了炮火对城市的破坏。
1948年6月,华北局城工部向天津地下党市政工委负责人王文源传达了设法搞到国民党天津当局修建城防工事的天津城防图的任务。接到任务后,他找到我党隐蔽在国民党天津工务局工程处的麦璇琨。麦璇琨1946年毕业于天津工商学院土木工程系,当时是天津市城防构筑委员会工程委员会第八段工程处工程员,即现场总监工。
麦璇琨利用开会、考察等机会,积极与相关技术人员搞好关系,看到人家有多余的备份图纸就直接索取,有的则借用参考的名义描绘后立即归还,再加上到施工现场实地勘察,逐步搜集到全部图纸,结合图纸绘制了一张反映全天津市城防情况的城防图,交给了王文源。王文源找到隐蔽在天津市地政局工作的中共地下党员刘铁錞,二人一起来到天津市西北角大伙巷街的大众照相馆,找到由刘铁錞单线领导的,以照相馆经理作身份掩护的中共地下党员康俊山,请他对图纸进行伪装处理。康俊山将图纸分成4块,各缩拍成为8英寸照片,经化学处理消失表面图像后,裱糊在两张农村老年夫妇照片的后面。康俊山的工作完成后,王文源又把照片送到在小刘庄以开设自行车修理铺作掩护的中共地下交通员赵岩手中,要他立即送往解放区。赵岩提前想好了一套应付国民党军队盘查的说辞,又巧妙躲过了土匪的抢劫,将照片顺利送到了中共华北局城工部天津负责人杨英的手中。
1991年,天津党史办的陈德仁将王文源、刘铁錞、麦璇琨、康俊山、赵岩五人聚集到一起,五人中竟有三人是初次见面。五老将他们各自工作的片段串联起来,连接成了一段“五老共话城防图”的传奇历史。

天津国民党军城防部署图

中共天津地下党麦璇琨、张克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