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毛毯是东北野战军第7纵队政治委员吴富善捐赠给平津战役纪念馆的。毛毯比棉被耐用,体积又小,在解放战争期间,吴富善一直带在身边。1948年底,东北野战军入关参加平津战役。一开始按中央军委的作战计划,由7纵协同指挥9纵、2纵等兄弟部队攻打塘沽。但经过侦查和试攻后,发现打塘沽得不偿失:塘沽地形特殊,两面靠海,水网地带兵力不易展开,不适宜大兵团作战。而且国民党塘沽防区指挥部早已搬上军舰,随时准备逃窜,很难全歼该敌。因此,塘沽前线指挥员提出“缓攻塘沽,攻打天津”的建议。这一建议涉及改变整个战役部署,因此,刘亚楼、萧华等踏着厚厚的积雪来到北塘7纵指挥部,听报告、看地形、分析战场形势、研究作战计划,直至将集体形成的作战意见发电给林彪后,已是深夜。当时天气非常冷,刘亚楼、萧华、邓华、吴富善等同志就一起挤在一张土炕上,头内脚外和衣而睡。
这是1948年12月29日,中央军委关于同意放弃攻击两沽,集中兵力夺取天津,致林彪、刘亚楼电。这一决策体现了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尊重前线指挥员意见的民主作风和广大指挥员坚持实事求是,坦率直言的精神。
刘亚楼、肖华、吴富善等研究“缓攻塘沽,改打天津”作战计划后休息时合盖的毛毯

中央军委关于同意放弃两沽集中兵力夺取天津致林、刘电报稿